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带孩子回中国之前,我对中国的食品安全还是有些担忧的。那时正逢毒饺子风波,日本媒体更是渲染中国食品的不安全。事实上,在国内生活了几年,感觉以前的担心是有些多虑,当然,我购买食品大多是在外资超市或便利店,不同于难于监控的菜市场。这些年也的的确确看到中国在食品安全方面的进步,至少在意识上,其敏感度要超过任何国家。例如转基因话题,中国的论战就异常热闹,从某种程度说,也是中国言论表达更自由的体现。 

一个多月以前的事了,国家食药监局网站发布《关于公布小麦粉等11类食品国家监督抽检结果的公告》。出于好奇心,上网搜了一下,才看到名单如此长,长达73页,本次抽检涉及小麦粉、糖果制品果冻葡萄酒果酒饮料、食用植物油酱油食醋乳制品婴幼儿配方乳粉食品添加剂明胶卡拉胶)等11类食品,覆盖全国7719家企业,抽检样品共计21682批次。我粗略看了一下,不少知名品牌也赫然在列。对中国食品饮料产业而言,此报告简直是集束炸弹,其影响力堪比令企业家胆颤315晚会。

当然,对于另一个群体,财经媒体,这绝对则是天赐猛料,记者们也会不辞辛苦地抓下附件一遍一遍研读,从不同角度,不同厂商去剖析线索,看看是否能从中挖出更多的料来。这也是其职责所在。

中国的食品安全早已是风声鹤唳,转基因、苏丹红、瘦肉精、三聚氰胺等等一遍遍侵蚀着原本就很脆弱的信任,消费者几乎对任何食品都报以怀疑。微博、微信朋友圈里媒体每天都会看到这不能吃、那不能吃的忠告。

中国的食品安全,尤其是加工食品的安全真的很糟吗? 

我在网上看到中国知名食品安全专家胡小松对此的忧虑,他说食品安全事件的非理性爆炒对消费者心灵的伤害,远远大于不安全食品对消费者身体的伤害。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这样的话,但又深被此话触动。

事实上,中国是加工食品大国,也是加工食品强国。即使食品安全最苛刻的日本,其进口的加工食品大都来自中国。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加工食品出口国。那在国外都畅行无阻的中国食品,在自己家为何被频频怀疑呢?媒体的监督对我国食品安全整体水准的提升亦有巨大贡献,但中国消费者对国产食品的不信任和媒体对热点食品安全事件报道的以及自媒体非理性的编撰、传播有很大关系。或许,文字和事实的稍许偏差,而对消费者造成的日积月累的心理影响,更是当初所为预料到的。

随便从网上搜索几篇关于食品安全的报道,内容都怵目惊心,词汇表达上的修饰自然可以理解,但把不确定的事情说的言之凿凿,的确会给食客们带来心理压力,而由此给产业造成的间接损失和影响更难以估计。例如,此前某电视台的纸箱包子事件,不知道影响了多少人的胃口,直到庆丰的走红,包子家族方才荣耀了些。

另外,就是一些地区性事件的薰染效应。例如某地方性产品,小品牌则罢,若和名牌企业有些关系,必定会被媒体追问一番,并写几篇不长不短的报道。现在想来,只在某地销售的地方性消费商品,出了问题当地政府直接解决,该罚的罚,该关的关,也没有必要将其渲染成普遍事件,让消费者对这一类食品都感到忧心忡忡,这就大可不必了。

常看关于食品安全类的报道,还发现一个现象,那就是食品安全相关事件的集中报道,一份抽检,就突然冒出这么多不合格的食品,的确有心理冲击作用,但这样也容易误伤到一些好的企业,在群情激愤下,那还听得你娓娓道来。

更多要通过行政、法律的程序和方法让其产品质量合格,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而不是搞运动式突袭。同时,管理机构也可根据事件的影响性选择向媒体通报,而不是挖宝式的集中曝光,先让媒体把事情炒热,把老百姓吓得人人自危,而所涉及企业更不问青红皂白,通通被媒体及媒体代表的民意一通暴打,损失不可谓不惨重,而此举无论社会价值还是经济价值,都是很不划算的。毕竟,理性往往比汹涌的感性更具建设性。

 

话题:



0

推荐

宋文洲

宋文洲

156篇文章 4年前更新

宋文洲,1963年生,山东威海人,是第一个在日本创业上市中国企业家。日本软脑集团创始人。1985年作为国费留学生赴日留学,1991年北海道大学博士课程修了。28岁创建软脑株式会社,2000年实现公司在东证创业板的上市,开创来日外国人创办企业在日上市的先例,软脑集团于2005年东证一部上市。现活跃于中日管理、经济评论界,被称为在日本最知名的中国人。尤其在销售管理、营销领域有丰富的经验和实用的方法。soubunshu@163.com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