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制造无所不在。存在于我们的每一个时代,每一个生活环节,从来就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今天我们讨论中国制造,这意味着中国通过制造又走出闭关自锁的时代,以产品的方式将自己融进了世界。我们可以说,中国制造存在的时代,就是中国强盛的时代,中国制造不为人所知的时代,就是中国孱弱贫穷和受气的时代。

有一个时期,一些经济学家、社会学者们鼓吹制造业属于落后产业,将农业、矿业、制造业、服务业等划分为等级,暗示产业级别越高,其进化程度越高,越有将来性,越是人们应该投入的方向。于是美国人就把社会组员大量投入教育、信息化、金融等所谓服务型产业。

确实美国在这方面领先了,但也正是对制造业的轻视,带来了以美国为震源的金融海啸,人们终于发现失去了制造业的支撑,社会会变得如何孱弱。最近今年美国经济的强筋复苏,在很大程度上是靠的是对制造业的回归,甚至是对第一产业的投入。美国开始在自己国土上开发石油,开发页岩气,为制造业提供优质低廉的能源供应。

所以,我们千万不能简单地把制造业简单地看做一种古老的产业。制造业里有古老的制造方式,但造业本身将永远是一个社会和国家的基本,对制造业的革新,技术就是社会的革新。如果制造业衰退了,那不是制造业的问题,而是社会和人的问题。人类最近对制造业实行的大规模革新,被称为产业革命。

日本这个国家从来对制造业不含糊。他们的政客和企业家以及学者几乎会异口同声地说制造是日本的命根子。日本没有资源,只有靠高度的技术和品牌,才能从世界市场获得丰厚的回报,以换来必要的原材料和能源。 

我想在20世纪初期,中日的制造能力的差距不是很大,只是日本那时就明白了必须通过制造创汇,然后从国际市场换取能源和原材料这个大道理。他们也是从低端开始,从输出手工品开始,逐渐积累技术和资金,将产品扩大到纤维和造船等,但是,直到日本二战战败,实际上日本制造根本对欧美的产品不能形成竞争力。战前的日本人也叫欧美的产品为“洋货”,而且洋货就意味着品质高、贵重、领先时代。

日本所有的社会变化,都与社会开放、参与世界竞争有关,而这个竞争的根本就是制造业的竞争,包括军事力量,其根的还是制造业的竞争。比如日本人重视时间,做事认真,这也不是他们的天性,而只是明治维新以来养成的社会习惯。在一个崇尚制造的国家,每一个人都要融汇到制造过程。生产线启动时,每个人必须各就各位,晚来1秒钟都会酿成的生产事故,给企业造成巨大损失,给他人带来严重的麻烦。

再比如说日本人抱团这个特点,这也是制造业给他们养成的习性。分散在各自土地上的农民,没有必要也没有机会抱团。可是当他们被聚拢到工厂时,他们就不得不面临和整个生产线协调的问题。个人必须服从生产线,个人和个人之间必修互相调和,实现无缝流程才能最终保证产品质量。适应社会性大量生产的过程,是铸造现代日本人的熔炉。现代日本人的很多特点都是制造形成的。当然有人说是军国主义形成的,这我也同意,但是战争年代毕竟比和平年代少得多,再说制造业在很多地方和现代战争运作有共同之处,人们把战争的技术用到生产,又把生产技术运用到战争运作上。

 

话题:



0

推荐

宋文洲

宋文洲

156篇文章 4年前更新

宋文洲,1963年生,山东威海人,是第一个在日本创业上市中国企业家。日本软脑集团创始人。1985年作为国费留学生赴日留学,1991年北海道大学博士课程修了。28岁创建软脑株式会社,2000年实现公司在东证创业板的上市,开创来日外国人创办企业在日上市的先例,软脑集团于2005年东证一部上市。现活跃于中日管理、经济评论界,被称为在日本最知名的中国人。尤其在销售管理、营销领域有丰富的经验和实用的方法。soubunshu@163.com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