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本轮钓鱼岛争议激化的直接起因,是东京都募捐购买该岛。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是一个死心塌地的右翼分子,并且具有强烈的蔑视中国的感情。他从来不称我国为中国,而称支那(发音:西那)。因为这是二战期间日本人对中国的蔑称,支那几乎就是“软弱”的代名词,日语口语表现一个东西软弱时,就说“西那西那”。

去年,我的一个朋友邀请我参加他老爹的生日聚会,那是一位已经年过九十的老人了,二战期间正是青年。处于好奇,我问他怎么看现代的日本,他伤心地说:“输给中国太不应该了,不能输给中国啊!”我和他是初次见面,他儿子也没特别告诉他我是中国人,所以老人就没有忌讳。我问他什么意思,他说现在中国经济发展,在很多方面已超过日本,所以他觉得日本输给了中国。

经过战争时代的日本人,即使反省战争,也多指反省不应该挑起和美国的战争,而很少意味和中国的战争;即使承认战败,也多是指承认败给美国,而不意味败给中国。可以说这也是大部分日本人的心理。

日本首相必须是美国喜欢的人物,不然他即使当选,也做不了多久,这在日本几乎路人皆知;美国通过广场协议,要提升日元三倍,日本只能听从,这是后来日本经济萎靡不振的原因之一;美国军人在日本街上犯罪,日本警察只能干着急,没有权利逮捕犯人。

日本的心理和鲁迅描写的假洋鬼子有很多相似之处,对美国的自卑,需要从对中国的优越感里找到平衡,如果它失去相对于中国的优越,它会有末日之感。

 

日本政客“瞅中国政府的脚后跟”

战后爆发的朝鲜战争,促使美国扶持日本,日本也趁机发愤图强,从战败国的废墟上迅速复兴。而“战胜国”的中国不是内战便是文革,不但没有缩短和日本的差距,反而拉开了和他们的距离。这更加深了日本人不是败给中国,也不可能败给中国的潜意识。

现在,当中国在GDP等方面超过日本时,他们就显得焦虑不安,甚至是神经过敏。按理说,对一个10倍于自己人口,20倍于自己领土的国家持这种较劲和嫉妒的心理,是不合理的,也不必要。但日本人不能简单地转向,冷静地接受现实。这种集体焦躁、集体狂热的心理,是过去日本走向战争的要素,也是今后埋在中日关系里的地雷。

当然我们不能简单地把现在的日本就看成是以前的日本。就像我们中国和过去不同一样,日本毕竟经过了60多年的反省和进化,又有充分的言论自由,因为一个小岛而引发全面的中日战争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引起战后中日关系最大倒退的可能性却与日俱增,这不符合中国的利益,更不符合日本的利益。

按理说,能够扭转这种局面的只有政治家,而现在的日本的主流政治家几乎都是鹰派,并且清一色的崇美派。这看起来是偶然,实际上这个结果来源于前述的日本社会,是民主选举的结果,无论怎样改选,今后很难改变这个大局。

更可怕的是,日本政坛那些主要政治家,都对英美研究很深,并且有留学或生活经验,而对中国几乎一无所知。他们的那些中国知识,都是从日本媒介那里得到的,而媒介都愿意让听众听到他们愿意听的东西,越是言论自由,这种倾向越是强烈。

小泉之后的安倍首相是一个真正的鹰派。他爷爷本是侵略我国东北的主谋之一,因为战后为美国人带路有功,竟然战后又当上了首相。但作为个人,他是一个很讲礼貌和很有人情味的人,他在当选首相之前就和我有交往,他和他夫人还专门请过我们夫妇吃饭。我劝他不要把中日关系推到危险地步时,他表示“我们会掌握分寸的。”

我还有个挚友,是几年前的日本政坛的主要政治家,叫中川昭一。他曾经担任过经济产业大臣、农林水产大臣、金融大臣等要职,被人们认为是最接近总理大臣宝座的政治家之一,我和他还和写过一本书,叫《日本怎么了》 ,可惜他2年前早逝。中川就和我说过,中国政治家真可怜,他们控制不了中国的舆论,我和安倍(前首相)能轻松地控制日本的舆论。

中川所说的“舆论”,并不是指媒体,而是指老百姓的“感情和想法”,这一点我完全赞同。日本主要媒体都是跟着主流政客跑的,他们没有什么理念,都是些墙头草。而通过选举产生的日本政客,比谁都清楚选民们的心理,所以政客们能更有效地利用媒体一起诱导选民,从而产生非强迫性的“舆论”和“共识”。

日本政客最清楚控制媒体不是目的,控制“感情和意见”最重要,他们认为日本这方面比中国走得早,是强项。因此,包括上次的靖国神社问题,日本媒体和日本主流政治家都认为,中国政府不太可能对日本强硬,如果中国政府纵容老百姓的反日情绪,那么早晚会发展为反政府行为,引火烧身。他们还认为所有的反日游行,都是中国政府在背后操纵,并非真实民情反映。

 

“和北朝鲜差不多”---日本人的中国印象

上次在钓鱼岛附近逮捕中国渔民事件发生后,有家和我合作很久的日本电视台的记者来电话采访我,因为我当时在北京。他张口就问:“听说有人到北京日本大使馆示威抗议,这肯定是中国政府唆使的。请你告诉我为什么中国政府如此害怕中国市民?”

“你想说什么就在电视上自己说好了,为什么要问我的意见呢?你实在要问的话,你先告诉我你们为什么不报道涩谷的反中游行呢!?”我也不知火从何起,就骂了他一阵,告诉他以后不许来采访我。我不知道是否有人到北京日本大使馆示威抗议,但当时日本涩谷有上万人游行反对中国(反中),这家日本电视台硬是不报道,他哪里有资格问我这个?

日本政治精英,甚至包括很多经济和文化精英,都有一个误区,他们至今认为中国和北朝鲜差不了太多,媒体都在政府控制之下,老百姓没有自愿的“舆论”和“共识”。中国政府不敢放开舆论,一旦放开,中国就会混乱,回到战前的军阀割据状态,而这正是过去日本打败中国的条件,也是今后日本不输给中国的条件。

所以,目前日本对中国的强硬,不但有过去的纠结,更有现在的误会。

开头我提到过东京都购买钓鱼岛一事。仔细想想,受过军国主义教育的老人改变不了蔑视中国的心情,说来也不算奇怪。但是钓鱼岛问题能够激化到目前的程度,需要有一大批日本精英在行动。

东京都副知事猪濑就是一例。他本来不是右派,甚至可以说偏左。他是一个非常有名的作家,他的著述文笔犀利,直逼本质,我很喜欢他的文风,不是朋友,也算旧交。他经常出现在各个电视台上做各种评论,Twitter也有很多粉丝,很能影响日本社会。

石原公布募捐购买钩鱼岛后,猪濑就利用其作家和评论员的影响力,号召捐款。当有人在Twitter上问他会不会过度刺激中国,给日本带来不利时,他这样回答:“中国现在因薄熙来问题内部混乱,难以治理,相信没有余力对付我们”

我看了他的解释感到好笑,但仔细一想这也是事实,他们可以解释很多“事实”,让日本老百姓放心地跟他们走。这就是日本精英们诱导日本百姓两个基础,“焦躁”和“误解”。前者来源于恐惧,后者来源于无知。

 

怎样对应日本

知道了日本的心理,对应方针也就显而易见。

中国必须和美国达成共识。告诉美国我国没有侵害美国利益的任何意图,也没有侵害日本的意图。在钓鱼岛问题上,不会手软,也不会无限扩大。

中国必须让日本国民知道中国的民意。不是感情用事,也不是政府操作,对抗下去会着实地损害他们的自身利益。调整日本人对中国的“感情”和“共识”是必经之路,有利于日本。

而我国也应该跳出过去输给日本的阴影,打破感情的枷锁。日本书店里到处都是有关中国的书,从历史到现在,精细得吓人。而我们书店里有几本研究日本的书呢?很多人至今还满口的“小日本”什么的,没有大国风度,我们没有资格说日本人顽固。越大越不能笑别人小,越大越不应该夸自己大。让日本从力量和品德双方面佩服中国,中国才能真正赢得日本的尊敬。

我们必须学习日本的优点,尊重日本的文化。我们必须显示我们的意志和团结,把解决钓鱼岛争端,看做调整中日关系的历史契机。中国必须做好各种准备,冷静地,战略地。

话题:



0

推荐

宋文洲

宋文洲

156篇文章 4年前更新

宋文洲,1963年生,山东威海人,是第一个在日本创业上市中国企业家。日本软脑集团创始人。1985年作为国费留学生赴日留学,1991年北海道大学博士课程修了。28岁创建软脑株式会社,2000年实现公司在东证创业板的上市,开创来日外国人创办企业在日上市的先例,软脑集团于2005年东证一部上市。现活跃于中日管理、经济评论界,被称为在日本最知名的中国人。尤其在销售管理、营销领域有丰富的经验和实用的方法。soubunshu@163.com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