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咖啡在中国的价格比其他国家都贵,这是个事实。但是,如果你在纽约或美国大城市生活一阵子,并当地人一起去逛逛街,你就会发现星巴克在中国贵是有其原因的。
Jessy是一个纽约生纽约长大的年轻人,两年前他来中国旅行时给我的孩子当了半年英语家教。去年夏天,我们一家在纽约小住时,经常和他外出逛街。有一次走累了,我们说找个咖啡厅坐坐。附近有一个星巴克,也有一个本地的咖啡店。孩子们当然嚷着要去星巴克,可是Jessy却在皱眉头。
我问他为什们,他说星巴克味道一般,没有个性,不想进去。我们马上说服孩子们,跟他走进中央公园旁边的一家咖啡店。无论是味道、气氛还是服务方式,这家本地的咖啡店都和星巴克不同,很多当地人在那里消费时光,我们感到真正来到了纽约。
在美国很多街区,越往有文化的地方走,星巴克就越少。星巴克确实是最大的连锁店,但在美国人眼里,那是商业化的结果,没有文化品位,没有个性,味道也不是最好的。星巴克在这样的消费环境里,它不可能卖得很贵,它是那些不在乎品味和味道的人进出的地方。
可是在中国呢,像样的咖啡店本来就不多。蓝山咖啡的原料几乎都被日本企业垄断,不可能进入中国。前几年,北京街头到处都在卖蓝山咖啡,虽然价格不菲,但八成都是山寨货,或者此蓝山非彼蓝山。国内有不少拿腔作调的咖啡店,大多是见过世面的国人开的,但价格普遍比星巴克高得多,服务就有点奢谈了,关键是味道不正点。
说句矫情的话,我受够了咱们自己人开的咖啡店,所以当我发现星巴克时,会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即便其在中国的价格是全世界最贵的,也算为我解除了恐惧和忧虑,我愿意为此付些“小费”来以表谢意。
在中国,凡质量能达到国际标准的东西,其价格都远比国际市场高,这几乎成立规律,绝非咖啡业界独有。你可以看看美国、欧洲和日本超市里的中国产品的价格。它们普遍比北京和上海的价格要便宜。电子产品更是如此,大家看看ThinkPad同款机型国内外的价差就知道了。如果我们媒体,尤其是央媒要批评星巴克,我们至少应该先看看和民众生活更密切产品,为什么Made in China的产品加了运费和出口手续甚至是关税,反倒比国内卖得更便宜呢?如果解不开这个迷,我觉得我们没有资格,也不应该去批评星巴克,尤其是有政府公信力背书的央媒,这么做至少是不公平的。
好在中国的舆论开始走向开放和公平,这几天随着对星巴克咖啡价格的讨论,人们开始注意到了我们的国产商品在国外比国内便宜的事实,将讨论引入了公平。这或许和央媒批判星巴克的初衷相左吧。
我不担心外国品牌在中国卖的贵不好,甚至希望外国品牌把中国富人的钱都赚走,让那些欺负中国消费者企业们开不了门,吃不下饭。中国企业,尤其是那些靠短平快赚钱的企业,那些靠行政垄断和政策保护的企业,是应该受到惩罚的时候了,是到了被那些受到消费者支持的企业淘汰的时候了。这里没有中外之分,只有对消费者的公平。能用自己的钱购买,消费者应该是理智的。当然,那种只买贵的,不买对的土豪精神是不值得提倡的。
中国人是一个倡行正义的民族,应该从正面去迎接挑战。我也不相信中国人开不出好的咖啡店,更不相信中国人造不出好的牛奶和猪肉。中国品牌之所以上不来,那是因为欺骗消费者企业多如牛毛,由于种种保护伞,这些企业并且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中国的消费者不会因为是国产就接受其不公平。中国人没有那么狭隘,也没有那么不公平。至少从自媒体以及消费者对星巴克事件的评论看,中国的咖啡消费者要远比中国的官媒成熟的多。
如果一些媒体想表达其拳拳爱国之心,就不要单纯指责某个企业的价格,应该看到问题的本质,支持消费者的选择。正能量是去找出我们自己不能产生品牌的根源,鼓励国人公平地参加竞争,用市场原理把星巴克的价格压下去,就像纽约和其他国家那样。
看着规格这么高媒体搞出这种笑话,恍若隔世,不忍直视,但究其原因,是这些媒体人还处于闭门自守状态,或者罔顾事实,甘当喉舌。我们有时不忍心去谴责那些尚没有看过世界的媒体人,但是,我们的媒体又何尝不应该自己走出去,参加世界舆论的竞争,以此而进行自我改革呢?
为了维护国家利益,一个国家必须有为自己国家发言的媒体,这一点我还是理解的。美国欧洲日本的媒体,看起来自由公平,可是他们背后的政治力量和利益集团对他们的掌控却是滴水不漏。市场的洗练让他们更精明,他们故意掺入不同声音,让读者和听众相信他们“公平”。要知道,对消费者来说没有比“公平”更高的价值。反观国内,媒体自身的公信力还剩多少呢?
中国人能造出载人飞船,却不能保证奶粉质量,这公平吗?中国人能造出隐形飞机,却不能改善空气质量,这公平吗?中国人能造出南通北达的高铁,却打造不出分布全国的咖啡店,这公平吗?中国的综合国力已经接近美国,可是中国的正义之声在世界上却得不到传播,这公平吗?
说到底,不公平的原因往往在于我们自己,一个不会自省的民族,不会自强,也不配讨论公平。
from新浪财经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