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常被国内企业家询问日本的家电企业为何衰落了。很多专家都从产业和新技术发展的角度分析过这个话题,我也试着从人性的角度来分析一下。
“匠人”精神在日本颇受尊崇,虽然中国也有尊重手艺的传统,但相对于被海洋圈起来的岛国,中国更相信“树挪死、人挪活”灵活性。中国有广阔的地方供人们逃逸,从东北可以逃到广州,从山东可以逃到新疆,换个地方,就又是一番天地,甚至通缉犯当上教授、官员的例子也频频出现。
日本狭小的国土,“坏事”更容易被传播。加上土地稀少,各地民众本身就很排外,不愿意让出一点地方给外来户,当地人会本能地集体歧视外来户。这和地广人稀的蒙古草原正好相反,那里的人们希望见到人影,见了生人也非常感激,请到家里白吃白住,敬酒敬茶。
地理上的局限,限制了日本人的流动。战后产业的发展恰恰得益于其非流动性。在几乎所有的大国都被卷入冷战和意识形态的斗争中,没几个国家能象被美军占领的日本那样安然世外第认真地搞产业发展,尤其是消费品的制造,根本不用担心产品的销售,这是绝无仅有的历史机遇。
这时的企业不希望职员离职,而职员在一家工厂取得的生产经验,拿到别处不一定管用和被重用,再加上日本的非流动性文化,整个日本都在流行一个关键词,那就是“终身雇佣”,也就是说,企业雇了一个职员,就意识到要让他永远在这里工作,直到退休。
对一个职员来说,他来到一个企业,就意味着他要一直在这里干下去,直到退休。如果他经常琢磨是不是应该去寻找一个更好,或更适合自己的企业,他会被认为不守本分。所以,当一个职员跳槽到另一个企业时,人们会用不屑的眼光看他,尤其是多次跳槽的人,更会被打上不本分、不可信的烙印,自然得不到一个好的待遇。这和中国通过跳槽改善待遇的情况迥然不同。
那么,日本的这种非流动性后来给日本带来什么了呢?实际上日本家电产业的繁荣就是一个证明。
但即使传统家电的市场饱和,日本人仍用工匠精神继续对原有的产品或技术的改进非常精益求精,但是对一个全新技术,尤其是更新迅速的互联网技术,日本人的工匠精神就很难再发挥其优势。
反而三星、LG等新兴企业通过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投入,不但能够生产和日本同等质量的产品,更能在数量和变化速度上胜过日本企业一筹。
然而几十年如一日的洗脑,大家都认为终身雇佣是日本战后高速成长的要因,是日本的传家宝,不能丢掉。而这种非流动性到后来逐渐变成了日本产业界的枷锁,当他们要去迅速适应一个新的市场时,他们就要面对一大堆被培养成只在自己企业、只在过去的产品和技术上优秀的员工。
要求他们去改变,看起来容易,做起来却不那么容易。因为他们都和自信和自尊,他们认为自己积累下来的经验是自己的人生财富,让他们从头学一个东西是一种对自己的否定。
如果日本有流动性,他们可以通过市场,去找到自己的手艺和技术还可以应用的企业,但是那种流动等于不安分的社会观念,会让雇佣者和被雇佣者踌躇不前,这就是日本家电产业不能按市场要求迅速撤退和重组的原因。
不能迅速撤退和重组的产业肯定会被市场淘汰。十年前,三星就在世界范围超过了日本,可日本国内的产业界人士和舆论界人士,就是不愿承认。当时他们经常引用的数据就是如索尼的技术专利是三星的几十倍。三星是靠从日本引进生产技术和熟练工人发展起来的,所以不值得恐惧。
但现在,日本所有家电企业都捆在一起,也抵不过一个三星了。
日本的工匠精神为何失去其威力了呢?其根本原因就是日本企业家们习惯了工匠是经营,所以他们的职员都是工匠,他们的技术都是工匠们发明的自用工具。工匠不管用了,那些为工匠而用的技术也就不管用了,那么再多的技术专利都没用处了。
能不能扛得住人员流动性,也就是降低对工人熟练度的依赖,这是科学管理的核心。
0
推荐